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1月1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亲情丨王微波:大伯王传善,一个尖端领域的科学家

关注本号☞ 新三界 2022-01-14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王微波,1971年12月从人大附中初中毕业,分配到北京人民轴承厂。1978届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电子进出口公司。1994年初下海创立自己的贸易公司至今。


原题

致我最敬爱的大伯伯
王传善




作者:王微波




大伯伯年长父亲四岁。从小我们就知道北京有一个绝顶聪明的科学家大伯伯,父亲提起他总是赞不绝口。他曾夸赞大伯伯的智力无人可比,还说大伯是“王家的骄傲”。这话从父亲嘴里说出份量可不一般。

从小我就对这个智力超群的大伯伯很是神往。大伯伯喜欢无线电技术。从小学开始就摸索着自己组装矿石收音机。到了中学更一发不可收拾,业余时间都用在学习无线电技术上。

1945年大伯伯在上海交大上学时参加了中国业余无线电协会。1946年任上海交大分会长。1947年设立了个人的业余电台,代号BA1SS。

业余无线电协会证书


这是无线电业余协会里具有台龄60年的“老火腿”在2007年照的一張纪念照片。如今照片中的伯伯们应该仅存世上一两个人了 

1953年中国科学院长春机械电机研究所成立,大伯前往这个新所工作并组织和领导了 一个“遥测遥控研究组”。1955年初他们就搞出了我国第一套遥测设备并得到实际应用。

1957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成立。大伯调往北京任遥测遥控研究室主任。主要进行探空火箭遥测设备、人造卫星遥测系统和火箭热应力动态试验数据采集系统等研究工作。另外大伯从1958年到1962年又先后应聘在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和中国科技大学自动化系兼职开设遥测遥控课程。他写的遥测遥控教科书至今仍然被采纳。毫不夸张地说,他当之无愧是新中国第一代遥测遥控创始人和奠基人。

文革中我和弟弟的家惨遭毁灭,千辛万苦才和大伯一家取得联系。不知当时也处于困境的大伯用什么办法把我们的户口迁到了北京。1971年初我和弟弟先后来到北京。那时大伯还没有被解放,每天在监督下劳动。他1967年文革中就被冠以“反革命修正主义”的帽 子,后又被打成“特务分子”,被单独囚禁两年,住牛棚强制劳动三年。放回家每天去参加劳动三年。最后两年是在家等待结论。

这十年中他做过搬运工、泥瓦工、钣金工、水暖工、锅炉工、电焊工种种。把一个尖端领域的科学家改造成多面手的工人。这也算是革命 斗争的“独创”吧。

大伯伯平常不太爱言语,也不爱户外活动。空闲时间除了看书就是听音乐。文革赋闲在家时,他用父亲留下的小提琴自学,记得很快就有模有样地可以拉出调调。当时家里的三间屋子文革中被别人占用一间。奶奶、大伯、大妈和我们四个孩子挤在两间房子里,与另外一家三口合用厨房和卫生间。可想有多拥挤。

初到北京时我不知出路何在。有一次去清华的亲戚家串门,听年龄最小的堂姑说起她在云南军垦的事,便和她商量带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割胶。想起能去神秘的西双版纳森林过集体生活,还能挣钱,心就蠢蠢欲动。回到家把这个想法先告诉了奶奶和大妈妈,她们也没有特别反对。那时候谁也看不清出路,也不知这个国家会走向哪里。

我的想法被大伯伯知道后,他坚决反对我远赴云南。他马上和人大附中取得联系,学校同意我插班到初三年级完成初中毕业。回想起来,大伯这个毅然决然的决定改写了我的命运。

大伯伯是个非常谦和、善良和低调之人。他拥有渊博的知识和极强的学习创新能力。他从没有对我们有什么特别的说教和要求,却总是在关键时刻给予我们温暖和帮助。

记得我在工厂时口腔溃疡极为严重,经常是满嘴包括舌头都长满溃疡,连喝水都问题。工厂休息日回到家中,大伯发现我吃饭很困难,立刻出门去找他在劳动中结识的一个工友。抓了几个毒蜘蛛,烤干碾成粉给我涂在嘴里,第二天溃疡就退去了。这一小盒蜘蛛粉我留了很久。 

大伯伯的文化基础知识非常牢固。弟弟在北大附中和清华上学时,不论在那门功课上遇到问题,大伯总能迎刃而解,让我们打心底崇拜。大伯为人还有个最显著特点,就是从不恃才自傲。他对家里所有的亲戚、朋友、工友、同学和同事包括小时工,他都一视同仁,尊重别人并力所能及的给予帮助,不管他处于逆境还是顺境始终如一。我认识的所有人无不夸赞他的谦和。





1977年底平反后,大伯伯调任中国科学院新建立的“空间科学技术中心”任总工程师。十年浩劫百废待兴。他全身心都投入到科学卫星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研制、卫星地面跟踪接收和数据处理平台等工作。他还担任了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的中国代表。开放国门使大伯的聪明才能有了用武之地。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听说某次评工程院院士,只有他和另一名专家符合条件。但他想也没想就把填表的资格让给了他人。对他而言,只要有喜欢的工作做,名利都是浮云。

1983年他奉国务院令调入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任副主任。分工负责中央各部委涉及到国家重大机电技术设备的研制和引进。那时正值祖国打开国门,如饥似渴地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之时,大伯凭借渊博的技术知识,在我国高压输电网电压标准的选定、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选用波段的决定,确定发展光通信产业,并在大秦线立即使用,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大伯的聪明才能和渊博的通信电子方面知识得到充分的施 展。

1986年他又奉国务院令调入中国华阳技术贸易总公司任总经理。此公司是国务院直属领导,财政部拨款,为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并替政府统一归口与我国无外交关系的某些敏感国家人员往来和技术交流所设立的公司。尽管离开了他所热爱的技术岗位,但他仍然一如既往服从组织安排,竭尽全力地做好工作。但公司高干子女众多,人事关系复杂,窥探总经理位置的大有人在。大伯伯的特点是没有他攻破不了的技术难题,但他不擅长也不屑于处理错综复杂和个人利益纠缠在一起的人际关系,探不明在利益驱使下人心的丑恶。

1991年他主动辞去总经理的职务,归隐家庭。1994年初我从国企辞职下海办公司,和赋闲在家的大伯有了更多生活和工作上的交集。刚下海时心里很茫然,不知应该做什么产品为好,只是捡自己熟悉的电子产品去试探市场。这时大伯给我一个至关重要的建议。他认为从我的个性看,比较适合做国外公司在中国地区的代理,只要能挖掘出一个好产品,踏实认真努力做下去,千万不要急攻近利。

事实证明他的看法完全正确。在我开办公司的二十多年,大伯对我们代理的国外公司的技术比我在行。由于和国外时差的原因,有时碰到急茬的土木工程技术问题,我就直接问大伯,他都能很好的给予解 答。我心里常常会想,人之所以能成为专家,应该源于对知识的渴望和热爱,能触类旁通则是专家的特质。在和大伯伯共同工作的日子里,他每每都刷新我对他才干的认知。他认为修补砂浆类的产品不适合国外引进。于是他在网络上查询和学习德国、美国和日本关于修补砂浆及涂装保护的技术资料,然后在家里制造出不同的测比重和压强的试验仪器,自主开发出系列的聚合物修补砂浆及无机保护涂料。他开发的材料被送检到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冶金研究院实验室,各项指标均达到和超过标准数值。

每当我回家看到他的书房里摆着一块块他制作的成型样块和各种不同的进口或国产的原材料,敬佩之情由然升起。大伯伯真牛!

大伯还自告奋勇帮我制作公司的宣传网页。他眼睛不好,但他不辞辛苦把公司代理的技术和产品用文字和图片归纳整理做成网页,上传到网站。公司无人能在网页制作方面超越他,他制作的网站一直沿用至今。




赋闲在家,大伯有了更多的时间玩他的业余电台,每天上午都是他和世界各国的业余电台爱好者通话的时间。下午则是上网查资料和做样块琢磨如何开发和改进产品,不亦乐乎。

2014年,大伯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其实很多年前就有症状,但他采取忽略态度,即不说也不去医院。后来我发现他脚背肿很高,追问他才知前列腺有问题。但他还是不在意,只说脚肿是自己吃药的副作用。因为大伯一直在我们心中像神一样的存在,太信任他的无所不能。于是也听从他自己治疗的坚持。没想到,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有一次我去美国出差。在美国接到家中阿姨的电话说大伯发高烧。我赶紧给公司打电话安排车把他送进医院,然后我也急忙改票返回北京。大伯在医院床上躺着,见我的第一句话是“你总算回来了”,那种盼望的眼神和语调,瞬间让我的眼泪情不自禁掉下来。我深深地感觉到,无所不能的大伯已经变成一名虚弱的老人,他极需要我的呵护。

从此我尽量不出差,每天都抽几个小时的时间去医院或家里陪伴他,风雨无阻。

在医院的病床旁,我正在给他念手机里的文章。记得好像是关于科学院的“四不要”礼堂的建造。他还纠正文章中写的一些不实之处。真是好记性


弟弟从美国回来探望病中的大伯伯



我猜想此时他看到我们姐弟俩在他和大妈的养育下工作生活都顺利,心中一定非常欣慰。2016年5月1日,我最敬爱的大伯伯永远离开了我们!我的心也变得空荡荡……


陵园里大伯的雕像是堂妹请人雕刻的。我猜想大伯一生低调谦和,肯定不会喜欢那高高耸立的伟岸形象。但转念又想他肯定也会理解子女的思念之情。大伯伯的人性光芒正如他的名字所述——上善若水。 

谨以此文寄托我对大伯伯的怀念之情! 


文字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血缘亲情
李榕:舅舅的故事
张志鸿:我的姑姑在台湾
贺小平:姑姑贺子珍的沉寂岁月
严歌苓:爱我的和我最爱的二姑姑走了
蒋蓉:蹉跎15载的五叔,
都是《红楼梦》惹的祸
陈好林:在二姨张瑞芳家的日子
陈好梅:我的二姨张瑞芳
吴一楠:四叔的故事
姚克勇:我的幺伯父,
杨虎城警卫副官成了铁道部公安局长
张传广:父亲和两位姑父在动乱岁月中
孙冰:大姑孙维世的跌宕一生
李其容:胡子舅舅张友鸾
成小秦:大舅出狱记
夏新民:我的疯子舅舅,
北大数学力学系高材生永远失踪了
渝笙:我到劳改煤矿寻访右派二舅
唐庆年:我们兄弟与大伯
同一个小名“牛牛”
俞敏洪:我的岳父,
转业团长生了五朵金花
金科:俩舅舅在台湾,
弟弟灰头土脸被退兵了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与现实关怀都是新三界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